我校优秀校友、著名工程师董元出生于1943年,1965年毕业于吉林化工学院,化工机械专业,从事于热加工工艺及装备研究方向,1965年于机械工业第二设计研究院进行工作,1980年被机械工业第二设计研究院升级为工程师,1986年在机械工业第二设计研究院升级为高级工程师,1994年升级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,1998年升级为院副总工程师,2001年至今工作于中国联合工程公司(原机械工业部第二设计研究院)任命为总设备师一职
董元同志热爱祖国,热爱科学事业,一直坚持在工程科研第一线。他作风严谨,工作踏实,敢于创新,具备扎实的学术功底。迄今董元已获得国家及部级奖18项,获得国家专利5项,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,为我国机械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。
四十多年来,他完成了300多项国内外工程,开发了全纤维结构、高速自控燃烧系统等数十项新技术,奠定了新型工业炉基础。创建了多种新炉型,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,各项技术已被国内外广泛采用,取得巨大的社会及经济效益。创建并更新了多项热加工装备的设计和应用理论。
董元主持完成了多项国家重点项目:
1991年秦山核电站工程项目中,主持研制超大型热处理炉获得成功,填补了国内空白,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。
1999年受铁道部委托,全面组织实施对全国铁道系统工业炉改造。
2002年主持建成国内外最宽的高精度热处理炉,成功为三峡工程大型水轮机转轮及重大构件进行高精度热处理,所有参数优于国外,得到国外专家组一致认可。
在汽车曲轴、高合金热处理等重大工程项目中,组织开发了多种类型新型热加工生产线,取得新的突破。
他培养了一大批青年技术骨干,在学术活动中发表多篇具有理论指导性论文,为行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,在行业中具有很高的知名度。在高合金热处理和核电装备热处理领域,多次应邀与国外专家合作,得到高度评价。
多年的刻苦工作使董元获得了多项荣誉称号:
1992年获“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”称号,获评“国务院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”;
1995年当选机械部首次评选的“中国机械工业科技专家”;
2004年获建设部“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” 称号。